您现在的位置: 美人蕉 > 美人蕉价值 > 正文 > 正文

人物岳振返ldquo朴rdqu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16 12:52:28

岳振,年12月生于贵州,祖籍山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全集贵州卷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贵州省中国画研究会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第一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第一届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曾任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

在年底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中,一件陶器玲珑剔透,色泽和谐,古朴典雅,犹如出土文物,这即是贵州牙舟陶,其主人就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岳振,他从事陶瓷设设计、研究、创作三十余年,如今已是贵州陶瓷的领军人。

牙舟陶因地而得名,产于贵州平塘县牙舟镇,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牙舟陶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振介绍:“牙舟陶与其它陶瓷相比较,最接近‘唐三彩’,以玻璃为釉料基质,其它矿物颜料为呈色剂,釉以绿,黄为主,厚糯而温润。”

《贵州苗族龙云纹三足鼎》28x31cm

“承”——以古鉴今

岳振介绍,牙舟陶工艺精湛,以造型古朴敦厚著称,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牙舟陶以黄、白、绿、紫、棕、褐色为基调色,以玻璃为基础釉,各色互相配合。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古风神韵。

牙舟陶的质朴风格与其起源密切相关。据史书记载:布依族先祖属“百越部落集团”中骆越的一个支系,原居东南沿海一带,泰国攻占越地后,部分越人经红水河进入今贵州境内,并分散到各地定居,现居住在牙舟镇的布依族当是后代。布依族是水边的民族,以龙、蛇、鱼、虾、蟹等水生物和水鸟为崇拜物,一些传统的牙舟陶产品体现了这种图腾意识,如“人物动物笔插”的造型就是一个弄蛇的布依族女子,“盘龙油灯”、“双龙香炉”、“蟹篓篮”、“鱼形口笛”、“蟹形玩具”都是以水生物为题材的作品。

而据平塘县志记载,“牙舟陶始于明洪武16年”。明初,为了进攻云南残余的元朝势力,大量屯军进驻贵州,后来屯军与当地人通婚,渐融入当地民族,牙舟的制陶技艺就是这个时期从汉族地区传入的。由于当地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和独特的制釉原料,加上布依族丰厚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牙舟陶技艺。到清末,牙舟陶已具相当规模,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民国时期进入鼎盛期,产品靠人背马驮大量销往川、滇、黔、湘、桂等地,并有传教士将牙舟陶带到欧洲。

基于对牙舟陶的一系列研究,岳振将牙舟陶的发展梳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前六百年中都以生产生活实用品为主,装饰纹样也都是地方民族的风格样式,纯手工制作,材窑烧造,所以,概括称为“民间”的。

第二阶段,发生在八十年代初,贵州工艺美术家下乡到厂设计、创作,引入了青铜器、玉器等图案纹饰和造型,生产了大量工艺品,参加了全国及国际很多展览,让外界认识了解了牙舟陶,提高了牙舟陶的知名度。因此,这一阶段是“工艺”阶段。

第三个阶段,从年开始,贵州陶艺家引入了现代艺术陶瓷观念,并带入牙舟陶的制作表现中,生产了一批现代艺术陶,参加国内陶瓷大展多次获奖,其中有些还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陶瓷馆收藏。年联合国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西安举办的第43届世界陶艺展中,贵州牙舟陶有4件作品入选获奖。这个阶段,我们把它归纳为“陶艺”阶段。

岳振说:“牙舟陶发展至今,所有‘阶段’都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相互渗透、融会发展的,尤其是在贵州文化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牙舟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足云纹鬶》30x36cm

“创”——声名远播

牙周陶植根于贵州独特地域特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贵州陶艺个性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取向。而历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促使牙舟陶从贵州余庆黑陶、雷山灰陶、威宁白碗陶、贞丰绞胶陶、温水红陶等陶瓷行业中脱颖而出,将牙舟陶从民间用品推向了艺术殿堂。

岳振以工艺方法制陶,试图以陶艺的方式表现本土文化,并在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实,岳振起初并不是学陶艺,而是从小受父兄影响喜爱艺术。年师从贵州画家刘国权学习中国花鸟画,年考入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立体造型研究室工作,师从中国陶瓷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翟思正学习陶瓷艺术。此种经历,使他在书画界与陶瓷界都声名远播。

正因为对艺术的喜爱,岳振在对艺术,尤其是牙舟陶艺术的过程中,敢于拼搏,敢于创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风华正茂的岳振,和后来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刘雍等人一起,将青铜器、玉器的图案元素与牙舟陶的烧制工艺相结合,创作出一批精美的牙舟美术陶。这些作品于年送京参加“贵州学习民间新作展”,引发轰动。岳振回忆说:“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牙舟陶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

而在牙舟陶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朴”的应用与坚守,可谓是成功的关键。岳振说:“牙舟陶至今保存最古老的制作工艺,我认为这是其以‘朴’取胜的最大法宝。”“朴”即朴素的生产与“朴素”的审美追求。岳振介绍,在牙舟陶生产中,当地制陶人将生泥粉碎、浸泡、发酵后,用人脚或牛脚踩,再用泥刀反复砍打等后制成生泥;在制釉和上釉环节,牙舟陶的玻璃釉是用玻璃在石臼中舂成碎末,配以含不同金属成份的着色剂,加上米汤作悬浮剂和粘合剂,在盆中配成釉浆,上釉则不用喷釉而用淋釉,使陶瓷釉面的肌质感更强;燃窑时则用木柴,泥坯放在泥板搭成架子上,不用匣钵,由下向上一孔一孔地向上烧,窑工通过肉眼观察火候,烧成熄火后打开窑门,投入新鲜树叶降温,趁热取出烧成的陶器。以前常在赶场天清晨开窑,客商能买到余温尚存的陶器。独特的“自然冰裂纹”与“窑变”效果更添神奇,特别是绿釉温润如玉,神韵别致。

在牙舟陶的审美追求上,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为制陶艺术地域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文化环境,甚至带有一定原始性。牙舟陶作品大多造型古拙,地域民族特色鲜明,代表作有凤壶、鸡头壶、盘龙油灯、水牛壶、蟹篓篮、绿釉三联罐、花釉泡菜坛及众多的动物造型小口笛等,堪称贵州陶艺的“精绝之作”。

《三足云纹长鬶》52x26cm

“传”——源远流长

岳振表示,牙舟陶工艺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古代制陶术,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史的活化石。一些牙舟陶传统作品反映了布依族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图腾意识,能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依据。不仅如此,牙舟陶的历史还能为研究贵州省的移民史和屯军史提供难得的资料。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牙舟陶给予了一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eirenjiaoa.com/mrjjz/11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美人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