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美人蕉 > 美人蕉栽培 > 正文 > 正文

锦城湖的蜕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7 18:22:27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中铁十四局锦城绿道锦城湖水生态修复重构工程施工侧记

通讯员何其芳本报记者李美华

柳枝婀娜,水草摇曳。湖面上,成群的鸟儿嬉戏,不时发出阵阵清脆的鸣叫。常住在成都市武侯区文儒德小区的刘广茂大爷每天在锦城湖湿地公园里晨练,锦城湖的变化让他赞叹,“真的没想到记忆里的荒湖竟成了清湖、绿湖”。

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锦城湖是一湖沉闷的死水,水质浑浊,别说鱼虾,连水草几乎都没有。而现如今,这里成了周边市民健身锻炼、披星赏月、纳凉休闲的“世外桃源”,这一“蜕变”的发生,源自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

据悉,中铁十四局四公司承建的锦城绿道工程是全球最长绿道——天府绿道的首期工程,而锦城湖水生态修复重构工程则是这项工程的重中之重。

“别看现在美景如画,当初可是一块‘烫手的山芋’。”项目负责人李晓庆深有感触地说。他介绍,之前锦城湖水源的水质经检测为劣五类水。要把劣五类水“脱胎”成准一类水,对于他和他的团队来说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攻克技术难题,李晓庆和他的团队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确定多项课题,并主动走出去“取经”,联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知名院校、科研机构,通过运用水生态修复重构技术,让锦城湖华丽“变身”。

“水生态修复重构的基础是基底改良,这一项做不好,后面便无从谈起。”李晓庆说。为此,他们对原湖底的土壤进行重新处理,让土壤蓬松、平整,同时撒放药物,灭杀湖底的病原体,调节微量元素,为水生态系统打造一个良好基础环境。

只进行基底改良,不改变进水水源的水质,依旧不能保证后续修复效果。他们对湖区主要水源肖家河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了污染源头。他们针对肖家河水体营养盐、浊度高的问题,提出了预处理的施工方案。

“我们在进水口通过铺设滤料、种植挺水植物,打造‘人工湿地’,对补水进行处理,保障补水水质。”李晓庆说,注水不但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细致活儿。在沉水植物生根期,他们通过围堰分区段蓄水,将水深控制在50厘米至70厘米之间,这样才能保证沉水植物能够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尽快生根存活。

“我们要重构湖水生态,基础环境的改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治标但不治本。”在李晓庆的认知里,有草有鱼,有完整的生态链才是真正活的湖水。他介绍,整个修复重构技术的核心是栽种“水下草原”“水下森林”,打造完整的食物网链,构建健康的生物群落结构,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进而长久维持较好的水质状态。

“水下森林”主要是栽种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和美人蕉、黄花鸢尾、常绿鸢尾等挺水植物。“别小瞧栽种这项活儿,里面有着大道理。”负责施工的工程部部长王帅介绍,从植物的选择到植物之间的组合都要再三论证,既要根据不同沉水植物的习性以保证深水、浅水区域沉水植物成活率,也要保证植物能够满足季节更替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锦城湖一年四季常绿。

此外,项目部科研小组通过建立漂浮湿地工程,在深水区域栽种挺水植物,弥补了深水区域沉水植物不易存活的缺陷。

通过修复重构水生态,当前,锦城湖1号、2号湖水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95%,透明度达到4.5米,站在湖边可以清晰地看到湖底的水草,水质也达到了二类到一类标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为了实时检测水质情况,项目部还建立了智慧水务系统,通过水上的水位智慧检测站、曝气机,水下的浮动式水质检测站等设备,做到提前预警,保证湖水常清。

“以前带孩子出去玩,尽量不来锦城湖,因为湖水太脏,怕孩子生病,现如今每周都带孩子来这里玩耍,孩子特别喜欢这里。”说起现如今的锦城湖,在这里住了10来年的王晓竖着大拇指说。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eirenjiaoa.com/mrjzp/12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美人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