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美人蕉 > 美人蕉分布 > 正文 > 正文

壹木读书会竺可桢日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4/6 20:37:04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期,由程肖帝书友分享给大家的《竺可桢日记》。

各位书友好,我叫小樟,刚刚毕业踏入社会半年。首先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历程:我出生在安徽巢湖,初中时期我对科学产生无限向往,创造力极其旺盛,最引以为豪的成果是关于电路图的设计,一直到大学仍激励自我,平均每隔五年有一次创造成果高潮。但性格极其封闭,最初这一发现后记录在高一日记里,一直尘封至今。小时候,爸爸让我们姐弟从学字不久就开始记日记,但没能坚持下来。我留存最早的日记是初一日记,一直到大一后才养成了长期记录日记的习惯,现在已连续记录了八年多。日记成为我最重要的朋友,我可以与它对话,后面在年6月尝试发朋友圈,逐渐打开日记以外的世界。初二起,我树立了上浙大的梦想。年考上江西吉安井冈山大学,在吉安度过四年大学时光,大二后去辽宁大连参军入伍两年,年回到母校,开始考研。正遇到研究生招生士兵计划,从专业和自身考量,清华、北大当时比浙大更容易考取。但为了坚持梦想还是选择浙大,终于在梦想萌芽十年后年,走进浙大校园,听到了竺可桢两问。年我从浙大化工学院毕业,留在学院工作。今天分享竺可桢日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收获。我分享的题目是:日记,与自己对话。——由竺可桢日记浅谈日记第一部分谈:我与竺可桢的缘分——说一说:我为什么分享竺可桢日记?先分享两处地标:天目山禅源寺,吉安白鹭洲。安装西迁顺序,分享我与两处地标的连接:这里有两张图片,第一张是天目山禅源寺,竺可桢老校长一行三人留影。我与天目山禅源寺的缘分,最早追溯到年开学典礼始业教育上,对其有所耳闻,年秋,竺可桢校长曾在禅源寺前留影,就是上面这张照片;但最深刻的记忆是年和年两次随赵云鹏老师参加天目山考察,均为期12天,几乎每天路过禅源寺前,这是年8月12日朋友圈发表的照片。去年在天目山听赵老师说:浙大西迁天目山期间首创国内导师制。我后来查阅资料: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7月中旬国共庐山和谈,8.22总务长沈鲁珍提议迁校至天目山,8.26日竺可桢考察天目山禅源寺,9.5决定一年级新生迁至天目山禅源寺,9.21-9.26陆续有名新生到达天目山是。10.25在天目山禅源寺,竺可桢对全体师生做了45分钟演讲谈“大学生之责任”,提出了竺可桢两问:第一,到浙大干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小樟今年6月刚从学校毕业,完成第一问,正回答第二问。当然也在这次演讲中,竺可桢提出了导师制。后来全体师生在竺校长带领下,经分水、桐庐至建德,告别了两个月的禅源寺生活。小樟今年8.8随赵老师和同学们去了桐庐分水,十分感慨南北朝时期吴均《与朱思元书》写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赵老师也多次发朋友圈盛赞此地,如:分水江车行/坐车途中醒着时,一直默默看着这条江,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沿着分水江溯流而上。/分水江是富春江的支流之一,富春江上游叫新安江,下游称钱塘江。分水江的上游是昌化溪和天目溪,二溪汇流过分水镇后称分水江,至桐庐县城北注入富春江。干流全长公里。/昌化溪再溯流而上是清凉峰和浙西大峡谷,而天目溪的上游则是天目山的东关、西关、双清溪、正清溪等。//钱塘江、分水江源头的天目山间涓涓细流处,便是银杏原生种群的生境。今年8.18早晨,我跑步绕行禅源寺,知道了禅源寺在年毁于抗战。最近查阅资料才知道:年禅源寺主持妙定法师,在抗战之际接纳浙大师生,他的继任者印西法师积极支持抗日,这位印西法师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年日机频频出动欲炸毁禅源寺,但因天目山天高林密,找不到目标。后日军招募汉奸,在禅源寺山门左前方火焰山山顶上燃放烟花,为日机引路定位。于年4月15日,日机将禅源寺炸成一片火海。今年八月天目山考察,小樟第一次接触到林窗(林窗意思为林冠层空隙),赵老师让同学们用手电筒给无人机定位,这让我加深了对日机借烟花引路炸毁禅源寺的印象。也再次感慨吴均《与朱思元书》中写道“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后来问赵老师,又知禅源寺现分两处,因50-60年代和尚忘熄火引起大火,禅源寺和尚迁至玲珑。第二张图片是吉安白鹭洲。我与白鹭洲的缘分由来已久,大学距离白鹭洲大约两三公里路。白鹭洲屹立宽阔的赣江上,双水夹流,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相合而得名。后三十九名进士同时登科震惊天下,宋理宗御书白鹭洲书院以赐。年小樟第一次登上白鹭洲,写下了近万字的日记,至今没有写过万字日记,也没有过投入参观白鹭洲的情感。白鹭洲地处吉安,古称庐陵,出过大文豪欧阳修、两任宰相江万里和文天祥。八年前小樟不解白鹭洲书院前有一块石碑,“二王笔法,迥绝千古”的深意,后来读曾巩《墨池记》才有所感悟,昨天也在竺可桢日记中也读到曾巩。竺校长对选择校址颇有讲究,在战火中多次考察、反馈调研,首先要确保安全,其次能长期办学,再者需环境宜人。吉安作为浙大西迁第二站,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浙大西迁路线与红军长征路线交织,既是巧合也是必然。竺可桢最喜爱的长子竺希文,离开吉安选择参军报国,后奔赴前线。竺可桢挽留不住,热泪盈眶去相送。吉安泰和承载着竺可桢一生的痛点:半月内失去儿子(子竺衡.7.23)丧妻(妻张侠魂.8.3)。但竺可桢仍强忍着悲痛,投入到紧张的西迁工作中。竺可桢在日记常写到竹子,科学出版社《竺可桢日记》封面就是竹子,今天在植物园也拍摄了竹林:第二部分谈:怎么读竺可桢日记?我的观点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都可以去读。我刚开始一天一篇,没坚持下来,无意间找到很两个有趣的方式,与大家分享:第一、从时间角度读竺可桢日记比如今天12.4:年:竺可桢刚到桐庐,晚间抵建德,晚上读《严州府志》,严州府就是建德,竺可桢每到一地,边查看当地地方志。第二天竺可桢得知消息:浙大可以迁校吉安。年:在宜山,上午偕诚忘赴鲤鱼山看红豆树。年:在宜山,膳后即有紧急警报。年:在遵义,浙大西迁从建德、到吉安、到宜山,最后到遵义,在遵义浙大办学七年。这一天竺可桢在子弹库打球。通过历史的今天,可以看到浙大西迁的脉络,这里有浙大四次迁校的过程:一迁浙江天目、建德。淞沪抗战开始后,浙江大学就开始了西迁办学的历程。年9月中旬,浙大一年级新生首迁浙西天目禅源寺。11月,随着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浙江大学举校迁往浙西建德。二迁江西泰和。由于杭州沦陷,浙大在建德办学不过两月,被迫继续西迁。年1月分水陆两路迁到了江西泰和,在泰和办学半年有余。三迁广西宜山。年7月,日军侵占九江,直逼南昌,浙江大学被迫再度西迁,于10月底到达广西柳州西北80余公里的宜山,在宜山办学一年两个月。四迁遵义。年11月15日,日军自北海登陆,桂南很快失陷。竺可桢召集紧急校务会议,决定立即迁校贵州。年1月12日,竺可桢校长离宜山经贵阳到遵义,2月3日起开始在江公祠办公。2月9日一年级新生迁到贵阳青岩上课。二、三、四年级学生也陆续迁抵遵义。2月22日正式复课。从年2月定居遵义,到年5月中旬浙大陆续复员杭州止,整整七个年头在遵义办学。我今天也在此分享历史今天,我做了什么事:年:听同济大学孙立军教授讲《心中的北极星》,十分鼓舞。年:新兵连最后的晚餐。年:新兵今天刚下连,我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兵。年:冒雨拜访参军前大学辅导员刘香玲老师。年:和战友冯剑自习路上谈考研的希望。年:从上海电化学参会回到玉泉校区,眼前红枫格外引人注目。当时心潮澎湃。今天去植物园,也看到很多红枫,与大家分享。重温了年历史今天:我刚回到校园看到五颜六色红枫的惊讶。当然我依旧分辨不了红枫和鸡爪槭的区别。年:听Dieter教授关于古气候研究的报告,当时很好奇他为什么研究古气候?后来想到:认识过去为了解未来,同样认识自己为理解世界。年:做环保教育,朋友圈发表:分享陈小龙“辣么大的社区,我能做点啥?”年:和大家分享《竺可桢日记》。第二、从空间角度读竺可桢日记:竺可桢认为旅行是最好的教育。《阿甘正传》有句台词说“看一个人的鞋子,就可以看得出他家在哪,他的一切”。看一个人的鞋子可以了解一个人走过的路,现在我们看一看年竺可桢走过哪些路?会产生很多疑问:他去了哪里?去了多久?去干什么?见了哪些人?听到哪些事?有哪些感受?有哪些收获?比如年竺可桢的行程:1.01(元旦)在重庆见罗家伦(字志希,中央大学校长),与罗家伦太太谈到自己的妻子。张侠魂去世哀悼不已。第二天见丁绪贤,谈到陈汲,陈汲后来成为竺可桢第二任妻子。1.10在重庆乘飞机贵阳。2.23从宜山到六寨。2.28从贵阳到遵义:3.01从遵义到重庆。3.09从重庆到北碚。3.12从重庆到昆明;3.18从昆明到重庆。3.23从重庆到桐梓(贵州)。3.24从桐梓到贵阳。这一年他穿梭在贵州和重庆之间,一边忙于工作,一边准备自己的一段婚姻。第三部分谈:竺可桢日记——竺可桢日记可以学到什么?这里分成三块:一、竺可桢日记简介,二、竺可桢与物候,竺可桢日记价值。一、竺可桢日记简介:我刚开始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竺可桢日记》,共五卷,前两卷是-年日记,后三卷是-年日记。刚才分享的图片是最后一卷。这套书籍由于时代原因大量删减,后来我阅读的是供浙大校友参考的电子版,内容齐全但未经校对。网址发给大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eirenjiaoa.com/mrjfb/755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美人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